大棗攝生的15個秘方

再生停滯性血虛等病的素食保養
2016-07-09
秋冬防脂肪聚積多吃12種食品
2016-07-09
Show all

大棗攝生的15個秘方


大棗,以色紅、肉厚、豐滿、核小或無核、味甜者為佳。平易近間有“每天吃大棗,芳華永沒有老”“一天十個棗,一生沒有顯老”,“五谷加大棗,賽過靈芝草”,“若要皮膚好,粥裡加大棗”等說法,固然有些誇大,但也解釋經常食用大棗對康健是無益的。這裡給人人先容一些大棗攝生的秘方:


1、中老年人脾胃衰弱,有食欲沒有振,消化沒有良,體倦乏力,大便溏泄等病癥者,用大棗10枚,山藥10克,蓮子10克,大米100克,無益氣健脾,補虛健身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大棗、山藥及蓮子洗凈與大米同煮為粥,日夕食用。


  2、肝炎及肺結核病後規復期,身材衰弱,疲憊有力,用大棗肉500克,白糖適當,無益氣補虛的功能。


服用辦法:將大棗洗凈去核,用水煮爛成膏狀,用容器儲存,早中晚各服用1湯勺。

  3、過敏性疾病(如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、過敏性紫癜、蕁麻疹等)的幫助醫治,逐日服用鮮棗50~100克或大棗20~50枚,有補氣健身,抗過敏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棗洗凈後沒有拘時服用,至過敏病癥消逝為止。


知心提醒
1)、服用大棗時,如用煎煮的辦法,必定要將大棗破開,分為3~5塊,如許有益於有用身分的煎出,可增長藥效2~3倍。
2)、大棗味甘性溫,食用過量會助濕生痰蘊熱,有濕熱痰熱者沒有宜食用。
3)、鮮棗進食過量可引發腹瀉。
4)、食棗後應實時漱口,不然易引發齒黃或蛀牙。


推舉:花生+熟大棗 超有用養胃秘方 去寒暖胃 薑糖大棗粥
4、 中老年人低血壓癥,大棗20枚,太子參10克,山藥30克,薏米20克,蓮子10克,大米50克,有補中益氣,健脾升壓的感化。

服用辦法:將以上諸藥洗凈,與大米同煮為粥,日夕食用。

  5、神經虛弱患者,有掉眠多夢,心悸忘記,疲憊有力,精力萎糜者,用大棗20枚,龍眼肉10克,蓮子50克,白糖少量,有健脾養血,益心安神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大棗、龍眼肉及蓮子洗凈後加水適當,煮爛熟後加白糖調味,日夕食用。

6、高血壓、高血脂及冠芥蒂患者的幫助醫治,用芹菜200克,大棗30枚,有健脾養心,降壓降脂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芹菜與大棗洗凈,加水適當,煎煮30分鐘,食芹菜及棗喝湯。

  7、慢性疾病或大病後身材衰弱,大棗30克,花生30克,調料少量,無益氣補虛,健脾養血的功能。
服用辦法:放入花生大棗及調料,加水適當,用文火燉煮2小時,食棗,花生、喝湯。

  8、中老年人肝腎不敷,腰膝酸軟,頭暈眼花,耳鳴耳聾,須發慘白者,用大棗30枚,制首烏10克,桑椹10克,大米100克,紅糖少量,有補肝腎,養精血,烏須發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先將制首烏用水煎煮40分鐘,然後在首烏藥液中放入大棗、桑椹及大米同煮成粥,食前加紅糖少量調味,日夕服。

  9、癔病性精力模糊,哭笑無常,心煩掉眠,情感顛簸較大者,用大棗15枚,浮小麥50克,甘草10克,無益氣養心,安神定志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以上3味藥洗凈,煎煮1小時,去甘草後食用。

10、 中老年人肺腎虛損,有疲憊乏力,咳嗽氣喘,食欲沒有振,腰膝酸軟等病癥者,用大棗20枚,杏仁10克,白果仁10克,核桃仁10克,調料少量,有補肺腎,止咳喘,益精血的功能。


服用辦法:諸藥用文火燉煮半小時,分早中晚食用。

  11、病後軀體衰弱,面無人色,疲倦乏力,心悸氣短,掉眠忘記,頭暈眼花等病癥者,用黨參10克,大棗20枚,無益氣健脾,養心安神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兩藥煎煮2次,每次40分鐘,歸並藥液子女茶飲。

12、腦力勞動者用腦過分,故意悸掉眠,多夢忘記,食欲沒有振,脘腹脹滿等病癥者,用大棗肉200克,龍眼肉200克,核桃仁100克,西洋參薄片10克,蜂蜜50克,無益氣養血,健脾養心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大棗、龍眼肉、核桃仁、西洋參等洗凈,加水適當,用文火熬煮至爛熟後,搗爛參加蜂蜜再用文火煮沸後,冷卻裝瓶。逐日早中晚各服1湯勺。

  13、中老年人脾腎不敷,身材消瘦,疲倦乏力,腰膝酸軟,頭暈眼花等,用大棗30枚,制首烏10克,大米100克,有滋補脾腎,填精補髓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制首烏煎煮40分鐘,於藥液放入洗凈的大棗、大米,同煮成粥,日夕食用。

14、中老年人道功效消退,有腰膝酸軟,性欲消退,遺精陽痿等病癥者,用大棗20枚,韭菜10克,大米100克,無益氣壯陽,進步性功效的感化。

服用辦法:大棗破開去核,韭菜洗凈切小段,與大米同煮為粥,日夕食用。

  15、老年民氣氣不敷,心悸氣短,精力模糊,掉眠多夢,影象力消退等病癥者,用大棗100克,石菖蒲50克,人參10克,有補氣醒腦,安神益智的功能。

服用辦法:將石菖蒲及人參洗凈切片,大棗破開去核,加水文火燉半小時,逐日日夕飲用。

轉載請說明:中華素食網

Comments are closed.